计科励志先锋:国家银奖与学生“星陈科技”团队奋斗史

发布人:石剑峰发表时间:2023-04-20点击:

题记:在2023年3月举行的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中国地质大学yl6809永利官网的学生“星陈科技”团队报送的“星陈科技项目”荣获全国银奖。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崔祥森、马瑞华、杨博、顾伟超、张磊、雷培迪、余倩倩、李嘉欣八名同学在戴光明、王茂才、傅苑、李欢欢等老师的指导下,团结拼博,攻坚克难,收获了成长与进步,书写了地大计科人的传奇。下面就请倾听他们自己的奋斗故事。

初识“光明地带”

2020年10月,在大三的时候,雷培迪同学对航天仿真知识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轨道六根数、近赤道等等概念。她曾经十分迷茫,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钻研什么领域。跟着空间信息技术实验室的王茂才老师读研,是她航天仿真之路的开端。通过了解与学习,她才发现这是一个十分前沿而且酷炫的研究方向。航天仿真领域研发十分贴近国家发展需求,这让她对自己从事的科学研究更有认同感,觉得自己的研究工作是有价值的,未来有可能应用到国家急需的场景中,去探索更大的宇宙。所以,她当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个方向,加入了王老师的科研团队,开启了自己的学术生涯。

2021年4月,刚刚经历研究生复试的顾伟超同学加入了“光明地带”——yl6809永利官网空间信息实验室这个大家庭中,认识了同届的研究生新同学——包括后来的“星陈科技”团队的初创成员。这一年的年9月,雷培迪正式成为一名研究生,也来到了空间信息技术实验室,接触到了许多许多非常厉害的人。在老师们、师兄师姐们的带领下,一步步更加深入地了解了CSTK。

“星陈科技”团队大集结

2021年10月,2021级研究生崔祥森联合实验室的其他四位同学(雷培迪、顾伟超、张磊、杨博),组建了“星陈科技”团队的前身——“实验室开放基金”五人团队,目标是学院新推出的“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在这次申报过程中,大家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最后圆满申报成功。实验室开放基金的成功申报,很大程度上磨合了我们,鼓舞了我们。

2022年2月份的新学期伊始,在团队负责人崔祥森同学的倡议下,我们报名参加了学院的“大学生自主创新领航项目”,合作完成了团队第一份正式的项目申报计划书,这加强了我们的科技竞赛工作经验。领航申报对当时的我们来说有着很大的困难。首先,我们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甚至不知道应该深耕哪个方向。为此,我们与宋志明老师进行了多次交流,而每一次的沟通都是两小时起步。宋老师很耐心地给我们讲很多的航天知识,也对很多研究方向进行了讲解。在短短一周内,我们几个人阅读了近百篇中外文献,最终才确定去做空间信息网络的高效组网机理。也是从这开始,我们知道了如何去读文章、应该去读哪些文章。还有一个困难在于我们并没有太多成果支撑,仅有几项软著和专利,在成果支撑上与其他项目相比显得格外“寒酸”。“别人这么一长串论文我们怎么比?”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士气低迷。这个时候崔祥森站出来鼓励我们,“我们在论文上比不过他们,但是可以在实践成果和真正能创业落地的工作基础上去超过他们,我们也有他们比不上的。”在崔祥森的鼓励下,我们一扫低迷,重新振作,最后在一大堆论文比我们多、专利比我们多的项目当中脱颖而出。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团队中几位未曾参与过科技竞赛的同学对项目申请、项目实现以及项目答辩等一系列科技竞赛的相关流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从而为我们后续“星陈科技”团队的建立以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几乎与此同时,在2月底,我们迎来了“挑战杯”的报名开放。我们团队立足我们实验室的“看家项目”——CSTK航天仿真平台,在第一时间以“AeroSpace Bulider航天任务设计优化与分析仿真软件平台”为题报名,完成了我们“挑战杯”旅程中“万里长城的第一步。万事开头难。在“挑战杯”项目初期的工作中,我们几位团队成员仅仅依靠着在研究生阶段一个学期内对CSTK项目的理解基础上,进行着项目的申报以及阐述的流程,对很多情况也是一知半解。鉴于此,我们从实验室老师们的前期论文以及出版书籍出发,搜集了大量文本资料,力求完整理解项目核心技术优势以及项目应用场景。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了日复一日的PPT绘制修改以及答辩稿的撰写修改。之后便迎来了一系列的材料提交和院赛、校赛的答辩。

2022年4月21日,在忙碌了几个晚上的PPT绘制修改之后,“挑战杯”校赛答辩顺利通过。但在评委老师的提问中,我们发现了项目和团队存在的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两点是财务分析和路演答辩问题。出身理工科的计算机专业,现有团队成员缺乏专业的项目财务分析基础以及相对清晰流畅的路演答辩能力,基于此,团队负责人崔祥森通过其广泛的交际圈,于5月初向兄弟学院同学发出邀请。经济管理学院马瑞华和李嘉欣两位同学基于过往的参赛经历和对自我提升的渴求,欣然应邀加入团队。至此,“星陈科技”团队全员集结!

马瑞华同学后来回忆道,2022年5月,第一次作为团队成员参加项目培训,看着复杂的PPT内容,我只能机械地理解到星陈科技是做航天仿真的,至于具体精细的仿真模块、面向的客户群体和未来选择的商业模式等等皆心中无数。第一次培训就是超高强度,众多项目逐一指导修改,团队8名核心成员在老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305教室里找素材、捋逻辑直至凌晨。高强度的培训模式和完全不懂的专业知识让我心生疑虑,即将研三的我参赛合适吗?作为项目路演人,真正激励自己有信心讲好“星陈”故事的契机是互联网+校赛决赛现场。上午彩排时我还磕磕绊绊背不下来,满脑子都在想为什么昨晚才临时改PPT换稿子。一个人坐在楼道默默背稿,处处不顺,心里既担忧又愤慨。崔祥森同学不但不责怪,还耐心安抚我的情绪,慷慨激昂地示范,并带我在电脑前一遍遍顺稿子。转念一想,大家通宵达旦地临时修改还不是为了更好地展示我们的项目,我又何必执念于此?竭尽全力地把最新最好的内容展示给大家,让我们的项目走得更远才是最重要的。下午正式比赛时,我们便心无旁骛地路演答辩,最终顺利取得校赛一等奖的好成绩。自那以后,无论是临时改PPT还是换稿子,我都不再质疑埋怨:任何需要我配合的,我便一心一意去做就好,只有和大家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一个有趣的插曲是,此次校赛答辩的时间段正值南望山校区的疫情控制存在确诊人员,而南望山校区答辩之旅也“理所应当”地让我们成为次密接人员。出于疫情防控考虑,学校给我们团队每个人提供了为期三天的隔离“待遇”,这段遭遇也就此成为了我们团队一段难忘的经历。

“星陈科技”的由来

2022年5月初,在通过了校赛的基础上,我们面向省赛开始进行准备。在此期间,我们综合考虑了项目宣传需要以及评委老师意见,决定对项目名称进行修改。团队各成员集思广益,提出了各种或张扬、或朴素、或复杂、或简单的项目名称。而顾伟超同学出于对名称内涵底蕴的考虑,尝试从古诗词入手,从中寻找命名灵感。很快,在不断的搜索中,屈原的一篇长诗《天问》映入他的视线。通读这篇经典诗篇之后,其中一句“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让人深刻印象。“日月天体如何连属?众星在天如何置陈?”他转而联想到了我们项目的卫星仿真领域:我们的项目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在研究人造卫星在地球空间轨道上的排布运转,这与“众星在天如何置陈”是否不谋而合?跨越两千多年的向天寻问,从屈原对自然天体的追寻到如今我们团队对人造卫星的研究探索,我们今人在继承古人理想向往的基础上,也在开创着属于新时代的追梦之旅。于是顾伟超同学从“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提取出“星陈”二字,向团队各成员寻问意见,大家不约而同地表达了的认可。最终,“星陈科技”正式成为了我们团队的标签。至此,在组建了完整团队成员的基础上,我们团队又披上了全新的“战袍”。于是“星陈科技”目向前方,一往无前!

2022年5月20日,学校进行了第一次“挑战杯”省赛培训流程,各省赛参赛队伍所有成员齐聚南望山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参与专家培训指导。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重复修改着PPT内容,哪些部分需要重点阐述,哪些部分可以简单略过,哪些部分需要添加内容……等培训结一看时间,已是次日凌晨1点多了,此时临时返回未来城校区将徒增劳累。于是我们团队成员有了第一次的集体外宿。于是乎,我也在深夜蚊虫叮咬、凌晨鸟鸣噪声等影响下,经历了几乎不眠的难忘一晚。

十多天后的5月30日晚,我们经历了参赛以来最高强度的一晚。因为第二天要交省赛申报书和答辩材料,且与第二天导师安排的集体工作相冲突,我们只能在30日晚完成所有材料的修改总结和提交。于是我们团队所有成员修改整理材料一直干到次日凌晨。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还是最后提交材料前才发现有材料文件大小限制,我们整理出来的材料远远大于要求。于是大家又一遍一遍地重复压缩文件,一直到将近凌晨四点才返回寝室,也解锁了第一次“夜不归宿”——半夜吵醒宿管阿姨帮我们开门。在仅仅两个小时的小憩之后,我们所有人又匆匆起床赶七点出发的前往南望山校区的校车,去参加导师安排给我们的集体性工作。直到31日下午两点做完所有工作坐上了开往未来城校区的出租车,我们才长舒一口气,结束了两日的高强度工作。

马瑞华同学后来回忆道,随着高强度模拟答辩和正式比赛的接踵而来,我们每个人都要兼顾学业和比赛,常常前一晚通宵改PPT写稿子,第二天迅速背稿登台路演。连轴转的备赛过程中,团队成员人人都是随叫随到、任劳任怨。正是大家一心向好、点点滴滴的努力,让我看到团队成员的凝聚力和参赛必胜的决心,激发了我的主人翁意识,唤醒了我学习航天产业、仿真软件、创业大赛知识的求知欲。

在团队所有人的通力合作下,我们顺利通过了6月份的省赛。同时,实验室的各位老师们看到了大家的努力成果,给了我们很多鼓励,同时也加大支持力度冲击国赛。老师们时常组织我们在东区二楼会议室培训路演,事无巨细地为我们解释每一张PPT上涉及的专业术语和动态演示图,具体到合作单位、负责人、创新方法、基本原理以及通俗解释等等。每次培训都是三小时起步、五六个老师轮番上阵。正是这一次次细节到词句表述的指导,让马瑞华同学这个外行人逐渐参悟到项目的核心关键,帮助她在讲述时更加清晰自信。

傅书记和欢姐(学院党委副书记傅苑和研究生辅导员李欢欢)更是在赛前带着鲜奶零食为我们加油鼓劲,帮我们理问题、找状态,全真模拟录像找问题,再反复重新来过。我们慢慢开始相信自己是能把凝聚实验室心血的项目推向更广阔的舞台。

当头棒喝

受疫情影响,挑战杯国赛推迟到今年3月,入围团队选派崔祥森和马瑞华作为路演人、答辩人代表团队赴京参赛。临行前一个月,我们又开始新一轮的高强度培训。学校内部的多次培训帮助我们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不断补充精修。正当我们沾沾自喜觉得问题不大时,遭到了在湖北工业大学举办的全省模拟大赛中评委老师的质疑。不少老师困惑地问道,“你们究竟是做什么的?你们究竟做了什么?”当头棒喝让我们开始反思,过去无论是学院老师还是外聘专家多多少少都是站在已经了解一点项目内容的主观立场上,我们很多时候渴望从高大上的角度输出我们做得多好,却忽视了很多评委并不了解这一领域。一旦6分钟路演结束后评委老师在质疑我们究竟是做什么的,那我们就是彻头彻尾地失败了。于是模拟答辩一结束,王茂才老师和我们立马围着评委老师询问PPT的呈现逻辑,看如何把我们的项目讲得请还讲得好。王老师随即在湖工大的校园里将评委意见消化吸收转达给我们,在PPT具体分成几大模块、选用哪些案例等方面都帮我们做了方向性的定位。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推翻过去重新来过,跳脱了以往的定式思维,我们重新打磨新版PPT。实验室的老师们先后多次线上线下审查指导,专业词汇甚至是标点符号都不容有所差池。学工组老师们更是组织多次模拟,帮助我们找到娓娓道来的路演答辩感觉。两位代表承载了团队全部的希望,彼此帮衬着在最后阶段共同打磨PPT,精修路演稿。在北京备赛的那三天,二人每天都是凌晨三四点才睡,临拷PPT的前半个小时才最终定稿,秉承着最初的参与原则,即使压力大到眼泪汪汪,也要竭尽全力做到最好。

比赛当天,崔祥森和马瑞华二人从容淡定正常发挥。跑出赛场的时候,傅老师和欢姐像等孩子高考的家长,兴奋地为我们拍照录像。最终,我们喜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银奖。虽离金奖一步之遥,但我们团队所有人已然做到了最好,也不负这一段充满回忆的征程。

“星陈”大海

团队成员雷培迪:我很荣幸加入到其中。我经常跟身边人说,我是十分幸运的,也十分感恩这一路走来我遇到的所有贵人和机遇。这些人和事影响并成就了现在的我。准备比赛的这段时间,我感受比较深的一点应该是国内外科研与航天仿真之间的紧密合作。国内外的科研院所与航天仿真结合特别紧密,航天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也很密切,这样有助于及时跟进、了解航天需求,同时也便于获得许多十分珍贵的航天资源用于科学研究,最终使双方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我曾经虚心请教实验室的两位有过相关科研院外出驻场项目的师兄。他们传授相关经历的时候,我都十分羡慕,期待自己终有一天也可以走进科研院所的大门,看看中国航天的真正模样。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实验室内开放、包容、合作、艰苦奋斗的学术氛围。航天仿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因此不同学术、专业背景的人员之间的团结合作十分重要。在每一个比赛前期,都能在209看到我们深夜奋战的样子:在凌晨的夜里,大家还在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努力,疲惫但又快乐。我们甚至一起见过凌晨三点的地大,伴着夜色回寝。虽然在比赛期间各种忙碌,但是当看到电脑中一版一版的ppt,每一页慢慢地被填满,209也里越来越有“人间烟火气儿”,会让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和责任感,不断激励着自己鼓足力气加油干。我会努力和“星陈科技”团队继续深耕航天仿真领域,力求不断突破领域内技术瓶颈,并积极拓展其在航天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积极推动航天仿真领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团队成员顾伟超:时光不负好少年。回顾这一年多的“星陈科技”团队奋斗史,我很难用一些缺乏表现力的成语或句段去确切地描述我们所经历的种种。我只知道,我们的比赛QQ群中,积累了四百多天以来数以万计的聊天记录,群文件中积累了数以千计的素材及PPT文档,所达数据量超过群文件的容量上限;我还知道,通过这个比赛项目,我们深入地了解了我们实验室的发展历程,详尽地了解了实验室项目的强大之处以及核心技术的先进性,加强了与实验室为各位老师的沟通交流;我更知道,通过这一年的合作奋斗,我们的团队成员间相互成就、共同进步,同时也因为这个项目,成就了一段姻缘,也传成了一段佳话。伴随着第十三届“挑战杯”的落幕,我们“星陈科技”团队暂时完成了我们的追梦之旅,新一届的师弟师妹们也将踏上属于他们的科技竞赛征程。我们作为实验室科研竞赛的过来人,也将力尽所能地提供帮助。加油!一届又一届新时代的地大计科追梦人,未来属于你们!

团队成员杨博:这一年多的征程于我而言,漫长且曲折。我不得不一改往日急于求成的脾气,静下心来,一次又一次地推倒重来。昨日自认为的完美,仅仅留在昨日,今日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以及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如何去适应环境、改变自己,在这一年里重复了一遍又一遍。艰苦朴素,求真务实说起来容易,坚持做到属实不易。记得路演前夕,高强度的新老校区往返培训,几乎快磨灭我的所有精力,不同专家的犀利提问,让我们的问题簿越积越厚,甚至一度认为路演结束变成了一种解脱。但真理的探寻总是曲折且艰难的,记得“星陈科技”诞生的时刻,一群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在一个熟悉的会议室畅所欲言。记得校赛结束时,成功答辩卡点的百年不一遇,是一次次打击后的浴火重生。在这个漫长的取经路上,需要放下年轻时的焦躁、克制住想要一步到位的冲动,戒骄戒躁,平静以待。曾经那个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我,渐渐收起锐气;曾经那个急于求成的我,渐渐变得心平气和;曾经那个一度坚持不下去的我,现在也有信心、有能力去经历未来的更大的苦难。这也许就是这段挑战杯经历给我的最大的馈赠——变成更好的我!忆往昔,我们一起看过凌晨三点校园,一起坐在熟悉的会议室畅所欲言,一起站在校赛省赛的现场,一起迎接一轮又一轮的挑战。乘风破浪会有时,望未来更美好。我是杨博——“星陈科技”的一员。

团队成员张磊:参赛一年多来我最大的收获便是大家的友谊。那些一起翻过的窗,一起熬过的夜,一起欢乐干饭,一起为项目焦头烂额,一起漫步在凌晨三点的地大,……无数个和大家一起走过的日子串成了我参赛最美好的回忆。互联网+和挑战杯来来回回近一年多时间,我们有过烦恼、有过争吵、有过不开心的被迫熬夜,但更多的是和大家一起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的快乐。在这两个比赛中最多的便是一次次的推倒重来,每次参加培训都会被评委指出许多问题,每一个问题都会让我们花费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能想到完美的解决方案。在一次次的培训中我们被虐得心累,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我们的项目,我们要对每一个点、每一个细节仔细斟酌,伴着月色而归成为常态。比赛虽然结束了,可是“星陈”还在继续,我们会继续坚守理想,继续深耕航天仿真领域,为中国航天继续奉献我们的力量。

团队成员马瑞华:回想参赛的这一年,好像是重新参加了一次高考。每次模拟参赛都像一次小考,压力又大又复杂,中间有很多次都想打退堂鼓,但我不想对不起自己更不想对不起团队,所以次次都选择竭尽全力地迎难而上。很多人问我你都研三了,干嘛还参加这种费时费力的比赛,图什么呢?我也曾无数次问自己这个问题,思来想去,我从加入”星陈科技”团队开始,就没想过要图什么,恰好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心气相通的战友,力所能及地将真正有价值的项目推向商业化市场,真正为项目落地做一点贡献仅此而已。从最初的一窍不通、照本宣科到现在略知一二、深有体会,这一年期间和大家并肩作战的快乐时光以及个人能力的有效提升便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团队负责人崔祥森:一年多时间的备赛过程就是不断坚定我们一定可以把CSTK商业化落地、一定可以把这个项目做成的过程。在漫长的时间线里,有过迷茫,有过被质疑,有过鼓励,有过阶段性的成果...我们一直在推翻重来,不管是对技术的学习实践,对项目赛道的调研理解,还是对创业实践本身的思考和规划,一切的认知都在随时间线螺旋上升积累沉淀。我们愈战愈勇,越感觉什么都不懂,越会求知若渴;越感觉里面有攻不破的技术难点、需要巨量的学习和实验工作,越会激发我们的斗志夜以继日、只争朝夕地去干;越被评委质疑,越想要调研更多的数据、提升认知来征服评委的思想。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就是,把自己做的事情讲给街边买菜的大妈都能听懂的时候,就是我们真正对这个领域具备了透彻的理解和深入的研究。我一直觉得,一个项目培育成长的过程,本质上是创始团队成长的过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过去,我们的底气来自于实验室老师及前辈们扎实的工作成果和对我们事无巨细的指导和帮助;现在,我们的信心来源于这一年多来不下一百场的培训学习、平均每周一次的模拟答辩、来源于QQ群文件被填满10个G的笔记资料、收藏夹里一万多页的行研报告,来源于暑假一个月就住在老校区每天就为这一个事情的专注岁月、不知道多少次集体通宵的峥嵘记忆;未来,我们的激情来源于我们对实验室CSTK项目各个层面的透彻理解,以及我们这一年多来进行的开发和学术研究工作。航天软件国产化的道路任重道远,CSTK也是实验室几代人历时20年才做出来的。我们用一年的时间践行了一条以赛促练的传帮带团队发展模式,也会在未来不断去发展和改进我们的模式来把CSTK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指导老师王茂才:祝贺同学们取得好成绩。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重中之重。我们指导老师团队一直不忘初心,始终将立德树人放在个人工作的首要位置,围绕经济建设主战场,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理念,着力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在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积极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始终贯彻“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育人做事教育理念,注重“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秉持“创造、创新、创业”教育方针,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长期坚守在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育的第一线,通过在关键核心基础软件领域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卡脖子制约,为国家航天强国建设积极培育人才,取得丰硕的成果。希望计科学子不忘初心,以此次成功为新的起点,树立星辰大海的志向,立足自己的学业和岗位,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后记:由于有了崔祥森、马瑞华、顾伟超、雷培迪、杨博、张磊6名同学及王茂才老师的支持与回忆,才有了这篇独属于地大计科人奋斗科技竞赛、追寻“星陈”大海的宝贵记忆。希望大家都有从中找到自己昨天的奋斗足迹、当下的拼搏激情和明日的戮力目标。


通讯员、审核:李国昌

校对:牟扬